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1版 (2020年4月3日)
出版日期 : 2018年6月20日
品牌 : 中国经济出版社
语言 : 简体中文
文件大小 : 15546 KB
“低碳”战略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发展方式的战略研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努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既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彰显气候道义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缓解自身环境和能源压力的必由之路。本书分为5个部分: (一)“低碳”战略的基础理论研究 本研究认为,“低碳”战略是对传统行业的再造与深化。“低碳”强调低碳是核心,“”代表发展的重点领域,如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能源、消费等。“低碳”战略是低碳政策与市场体系的融合。本研究从“低碳”战略的基础理论出发,分析国内外低碳发展面临的形势,总结部分国家低碳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启示,提出中国实施“低碳”战略的路线图,重点聚集减排的第一、二产业,和建筑、交通、能源三大领域,探索运用低碳金融机制和倡导低碳消费,以促进“低碳”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二)我国实施“低碳”战略面临的基本形势分析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可在借鉴其他主要国家低碳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可行的适合中国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导向、政策以及技术体系,发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能源”、“低碳金融”和“低碳消费”对全球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际贸易格局和碳交易发展的积极推动影响,从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节能和低碳技术研发、增加森林及生态系统碳汇、积极推动低碳试点、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相关政策以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推动经济发展。(三)我国实施“低碳”战略的总体思路 我国实现“低碳”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初步建成低碳发展产业体系,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建成较为完善的低碳发展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及标准体系并推动实现国际化,形成开放共享的低碳发展生态环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明显提升,低碳能源比重显著提高,发展低碳经济的体制机制比较完善、国际合作全面拓展、能力建设成果显著,大众参与程度大幅提升,有力支撑全面深化改革和国民经济转型升级。 “低碳”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倒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观念变革,将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必须树立“低碳”战略思维,将“低碳”思维向经济社会全领域的植入、渗透和融合,赋予发展的低碳内核、低碳属性、低碳文化、低碳精神、低碳活力和绿色价值,低碳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环节,提高资源生产率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彻底脱钩、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走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实施“低碳”战略势必对国际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低碳”战略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行动的突出体现,它不仅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且有助于引导全球迈向可持续发展。(四)我国实施“低碳”战略的重点领域与路径 “低碳”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倒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观念变革,将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实施“低碳”战略的重点领域与路径:“低碳农业”战略、“低碳工业”战略、“低碳建筑”战略、“低碳交通”战略、“低碳能源”战略、“低碳金融”战略、“低碳消费”战略。 (五)推动实施我国“低碳”战略的若干建议 “低碳”战略,是中国作为负责的大国实现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我们从政策链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创新国家能源安全政策、国家产业、金融和财政等经济政策、公民参与社会政策、科技和人才政策、消费政策,以及文化政策等。“低碳”发展作为一种永续发展模式,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政府必须在其管理理念、管理能力、管理模式、公共政策及其政策工具以及绩效管理方式上有所创新,以推动“低碳”发展。“低碳”政策体系必须跟上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政策工具设计应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转变。政策层面上,应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引导消费方式的改变,减少能源消耗,实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