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第1版 (2021年7月23日)
出版日期 : 2021年7月23日
品牌 : 浙版数媒
语言 : 简体中文
文件大小 : 17277 KB
通过研究开放、改革与创新,试图为中国金融勾画前进路径。
【编辑推荐】
⭐ “金融开放”“金融改革”“金融创新”是当今中国金融、中国经济的主旋律。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支持经济创新,改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实现可持续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 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加快开放是整体与金融进一步改革的切入点和触发点。金融创新同时会面对金融风险,只有顺应市场发展,加强监管才能真正营造出一个有利于金融创新的生态环境,金融创新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支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金融创新必然会涉及制度、理念、激励机制的创新。带来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要求监管部门及时适应金融科技发展。通过宏观政策为金融创新设立一个覆盖范围广、有利于防范风险的基本原则。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一个松紧适度、适宜的政策环境。
⭐ 经济创新需要一个高效且高质量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也一定会伴随着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部门的确也在不断地转型和创新。创新成就了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前进的动力。
⭐ 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投入型转向创新驱动型,从而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创新体现在金融机构转型、市场机制落地和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必须平衡好创新与稳定。勾画中国金融继续往前走的路径。
【内容简介】
《中国金融创新再出发》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径山报告》项目2019年的研究成果,由综合报告和6个分报告组成。
本书从最优金融结构、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影子银行、数字金融、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分析解读了目前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国金融体系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围绕“以金融创新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本书从八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一,落实竞争中性,实现市场出清;第二,积极构建适合支持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最优金融结构”,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第三,减少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直接“管控”,降低政策不确定性;第四,探索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联动,推动服务模式向“商行+投行”转型;第五,把握好整顿影子银行的节奏与力度;第六,规范数字金融业务模式与行为;第七,将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中国金融开放之锚;第八,构建适应金融创新的监管体制,平衡创新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写作成员主要包括:黄益平,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副院长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金融市场与农村发展。
林毅夫,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人。
田轩,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九鼎金融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司金融、企业创新、风险投资和并购重组。
杨凯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原为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副董事长,现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肖钢,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研究员,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司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副行长。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黄卓,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发树学者,《经济学(季刊)》副主编。
沈艳,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理论和实证计量经济学、微观金融、社会经济状况等。
郭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副司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拥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国际金融、宏观经济与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