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第1版 (2020年7月1日)
出版日期 : 2020年7月1日
品牌 : 北京智元微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语言 : 简体中文
文件大小 : 5169 KB
编辑推荐:
很多时候,你眼中的问题,沟通不下去的事情,已经是别人眼中的解决方案了。 采购一直不回复,我这个月的业绩要完不成了,我要怎么解决? 这不是问题,这是采购那边的解决方案,解决你不肯让出一部分利润的方案——用沉默让你着急,逼你让利。 为什么男友情愿打游戏也不给我打电话?打游戏浪费时间。 这不是游戏,这是解决方案——解决跟你没话说的方案。 为什么孩子要离家出走,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啊。 但这是孩子所想到的解决方案——解决在家里喘不过来气、被打骂的方案。 所有你眼中见到的问题,都是对方斟酌过的解决方案,只是你觉得是问题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想尽办法与对方沟通,但是却好像没有任何效果的原因。 如果你否认了对方的解决方案,他就必须要去解决你的问题,那么他就会为难痛苦。 当我们的沟通陷入这样的困境时,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一件事、一个问题,我们就会觉得非常无力。 我们梳理一下《换位沟通》这本书里的精华,来谈一下如何掌控高难度谈话。 01:不要让问题只是自己一个人的问题 “我的合作方不够信任我,我要怎么才能取得他的信任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种时候,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不被信任,是我的问题,还是对方的问题? 如果你只把它当作自己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你可能怎么努力都难以解决。 所以你不妨直接对合作方说: “在与您合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您不够信任我。我们之所以要合作,是因为各有所短亦所长,我们各自做好自己专业的部分,因为您对我专业这一块不够了解,自然会有一些疑虑,我也可以理解。但其实这样对我们双方而言都有很大的损失,会增加我们的沟通成本,甚至影响到我方的专业服务质量。所以,您看我们怎么配合一下会比较好呢?” 或者你也可以对自己的上司说: “我发现在与一些客户的合作过程中,客户总是对我们公司缺乏信任。其实B公司和我们有共同的资源,客户很看重那一块资源,B公司在企业宣传上强调了该资源,我们却没有展示出来我们也有。所以,我们公司能不能加强一下企业宣传和形象维护?” 如果我们只把一个问题当作是自己一个人的问题,那么解决方案的角度也是有限的。 但如果问题变成了大家的问题,解决方案就变得灵活多样了。 02: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推给别人 为什么有时候我越解释,对方越生气? 或许是因为你推卸了责任。 比如,你和哥们去喝酒,回家被爱人骂了一顿。 你拼命解释是哥们非要叫你去的,还不让你走,一直灌你,结果爱人更生气了。 为什么? 因为爱人会觉得你是个活人、成年人,谁也不可能绑着你在那喝酒。 那如果下次别人再拉你,你是不是还要喝多晚归?他们让你杀人你去吗? 你大不了主动承认:“对不起,我也好久没见他们了,聊了聊心里话,下次我会注意时间,不喝这么多酒。” 选择花时间做什么,选择和谁在一起,都是你自己的偏好和选择,你需要为此负责任。 那什么问题是自己的,什么问题可以让别人来一起解决呢? 这其实就是那句箴言所说: 愿上帝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 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予我智慧,去明白二者的区别。 03:别人听不懂,是因为你没“画重点” 沟通当中还有一种问题,或许不是方案与方案的冲突,而仅仅是在于,你没说清楚。 为了让对方充分理解自己,我们总试图把话说得更详细,倾向于认为花的时间越长话讲得越明白,但有时情况却正相反,很多时候讲话的效果与时长成反比。 我曾经有一个说话很啰唆的同事,我慢慢发现其他同事对他的评价也是“人很好,虽然知无不言,不过废话也挺多,有时候觉得他有点儿磨叽,忍不住想打断他,或者提醒他说重点”。 所以,在沟通讨论中,我们有时候需要设立一个讨论时间,就事论事,不要人为地扩大讨论范围,维持讨论的主线。 除了说话啰唆、说一些不相关的话之外,在很多沟通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受情绪地影响,把沟通变成了辩论,双方都想说服对方,结果时间越说越长,分歧越来越多。 我只听说过有人抱怨开会的时间太长了,犯困,后面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了,从来没听说过谁觉得开会时间短没说清楚的。 对于综艺节目的嘉宾发言讨论问题的过程的时长,学者的调研效果如下: 简短、明晰→发言1分钟左右 听话人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发言超过1分半 啰唆、冗长→发言2分钟以上 当讨论接近尾声,主持人请大家“最后以一句话收尾”时: 30秒内结束讲话的人给人“最后立足论点,观点明确”的印象 与之相对,讲话超过1分钟的人让别人感觉“不知道他最想表达什么” 一件事情,你给别人讲了N条微信语音,听者往往越听越迷糊,心里在想“你到底想说什么”“我都想不起来你哪条说了那些话,我怎么找”。这是很多人在沟通中都会有的毛病。 永远不要让对方替你去“画重点”。 04:汇报工作不是讲故事,切忌起承转合 我身边有一个这样真实的例子: 公司有2个项目同时出了问题,分别负责这2个项目的A和B一起商量了解决方案,并先后向领导汇报。 A说的是:项目出了问题,具体问题是……,困难是……,(5分钟以后说)我觉得可以这样解决。 领导心想:妈呀吓死了,你有解决方案为什么不早说,让我胆战心惊听了那么久! B说的是:对不起领导,有一件不太好的事要和您说,但是您别担心,我想了几种解决方案。请您先听我说完问题是怎么样的,您再指导我怎么处理最妥当。问题是……,方法是……。 领导心想:不错不错,没有把问题推给我,也提前给我打了预防针,又吃了定心丸,让我能集中精力去听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表达的逻辑和倾听的逻辑往往不一样。 表达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讲故事”,从细节开始娓娓道来,有起因、经过、高潮、结局。不好意思,沟通不是写小说,尤其是和领导说话,最忌讳的就是起承转合,不能让领导听得心惊肉跳。 或者在我们给人介绍产品的时候,也可以先说出一个观点,如果对方感兴趣的话,再听一下论据,如果再有兴趣,才会问你细节。 所以,如果你认为别人没有耐心倾听你,或者没听懂你在说什么的时候,你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表达方式有问题。 让别人听懂自己在说什么,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卡在“道理我都懂了,遇事还是做不到”。 《换位沟通》这本书最亮点的不仅在于介绍了会议发言、产品说明、即兴讲话、谈判、社交、演讲等场合的沟通技巧,更在于附赠了一本《换位沟通实践与进阶手册》,手册里针对各种场景,引导大家养成提前准备关键对话的好习惯。 任何不落于笔尖的练习都无法实质性地训练你的思维。 哈佛大学80年研究表明,我们的人生是否顺遂,内心是否幸福,90%取决于我们人际关系的质量。而有了好的沟通,才能拥有好的关系。 提升自己的沟通水平其实并不困难,是有技巧和方法可循的。 每一次不同观点的碰撞,不同灵魂的联结,都能把我们打磨得更加成熟。 而好的沟通方式,也是我们的人生必修课之一。
作者介绍:
[日]山本昭生 国立电气通信大学通信机械工学科毕业后,进入综合电机公司工作,期间取得了说话术研究所教练的执照。现在担任说话术研究所主任教授,NPO说话术网络理事长。 从事沟通技巧培训工作30年,期间出版了多部包含本书在内的沟通技巧畅销书。
内容简介:
心中有很多想法,却不知道如何精准表达?有时候说了半天,对方好像没有听懂?一旦在正式场合发表讲话,就特别紧张,怎么办? 哈佛大学经过80年的研究发现,我们的人生是否顺遂,内心是否幸福,90%取决于人际关系的质量。只有通过高效的沟通,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想提升自己的沟通水平并不难,这是有技巧和方法可循的。一方面是掌握真诚沟通的技巧和话术,另一方面是学会洞察对方的认知、立场和逻辑。因为成功的沟通,就是让两个立场与认知有差异的人达成共识。 作者结合自己30多年的沟通培训经验,为我们总结了一套“换位沟通”的简单方法,将沟通技巧与各种场景紧密结合,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快速、轻松地成为沟通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