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第1版 (2021年12月1日)
出版日期 : 2021年12月1日
品牌 : 商务印书馆
语言 : 简体中文
文件大小 : 2391 KB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研究中国情景下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研究他们是如何克服或改变原有的来源国刻板印象、自利动机、面子观和炫耀攀比心理,产生了哪些心理反应和心理变化,最终形成高国货意识的,并提出了国货意识培养的引导策略。
作者介绍:
张燚: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后,区域公共品牌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主要从事品牌与消费行为、农业品牌建设、新媒体营销与品牌传播等研究。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课题4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在《科研管理》、《管理评论》、《旅游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4篇,CSCD/CSSCI论文40余篇,SCI/EI检索10余篇;已出版学术专著9部;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奖5项;现担任重庆市品牌学会副会长、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常务理事、《品牌研究》杂志社编委等社团职务。 刘进平: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讲师。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项;在《旅游学刊》、《预测》、《管理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已出版学术专著3部;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1项。主要从事品牌与消费行为、农业品牌建设等研究。
内容简介:
:国货意识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或消费者出于对本国或本民族的热爱、责任感以及忧患意识,而产生对本国产品认同、偏好和对外国产品负面抗拒的心理倾向。在中国社会情境下,为什么有的消费者能够形成高国货意识,他们是如何克服或改变原有的来源国刻板印象、自利动机、面子观和炫耀攀比心理的,产生了哪些心理反应和心理变化,相应心理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相关关系,受到哪些个体特质因素的调节。揭示这些问题不仅能为相关领域增加新的理论贡献,而且有助于为国货意识培养提供实践指导。为此,本书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访谈、问卷调研和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系统探讨中国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线索来源与信息加工机制、自我调控的中介机制以及个体特质的调节机制,建构了国货意识形成的认知加工过程模型、“大我-小我-国货”平衡理论、自我调控机制模型等,提出了国货意识培养的引导策略。